【漁農業藍圖】新界北擬劃農業優先區 配合北都釋地發展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3/12/14 23:00

最後更新: 2023/12/15 00:10

分享:

分享:

朱永倫攝

政府今日(14日)公布《漁農業可持續發展藍圖》,提出現代產業化模式促進漁農業可持續發展,擬在新界北劃定「農業優先區」,加快推展古洞農業園二期,同時在北都區及新發展區引入「都市農場」,在馬鞍山西沙路花園推行試驗項目;另外在公眾街市天台設置水耕農場「現耕現賣」。當局目標未來15年本地養殖魚及蔬菜年產量分別較現時大增10倍及4倍,禽畜產量也至少增1成。

環境及生態局局長謝展寰表示,當局從土地、財政支援入手,推動業界科技化及產量化發展。而藍圖多次提及配合北都區發展,環團指出,藍圖未有著墨農地保護,擔心會為催谷產量而犧牲農地魚塘,並為釋出土地作其他發展。

《藍圖》就漁農業五大範疇,包括捕撈漁業、海魚養殖、塘魚養殖、種植業及禽畜業,制定工作目標及行動綱領。其中種植業提出採用環保和現代化作業模式,將蔬菜年產量在15年內由現時約1.5萬公噸增4倍至約6萬公噸;同時15年內把都市農場融入新發展市鎮和社區,讓有關農場的蔬菜產量佔本地生產不少於1成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2

值得留意,藍圖提及多次北部都會區。當局擬劃定「農業優先區」規劃優質農地作長耕用途,明年進行顧問研究諮詢持份者,更表明「配合北部都會區及其他地區城鄉共融的規劃特色,釋放其餘土地作其他發展。」。

藍圖又表示會分階段推行古洞農業園第二期,以加快進度,同時透過公私營協作,設立11公頃「現代化科技農業園」,向農戶提供穩定租期和基建配套,推動農業現代化。

另外亦計劃引入都市農業,善用北部都會區及其他新發展區的公園和戶外公共休憩場地,以及政府建築物天台或平台,設立現代化都市農場,明年在馬鞍山西沙路花園推為期5年試驗項目;並在合適公眾街市天台設置水耕農場暨攤檔「現耕現賣」,首個設於興建中的天水圍公眾街市,預計2027年營運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2

漁農署署長梁肇輝表示,農業優先區初步擬定選址在新界北部,會研究透過誘因吸引土地持有人釋放土地,明年會諮詢公眾。而藍圖訂立的農業目標較進取,相信成功劃定優先區及發展都市農業,耕種用農地會增加,再透過科技及改善設施,整體生產可倍增。

漁農業界立法會議員何俊賢表示,政府過往發展就會率先收回農地及填海,透過引入都市農業,在新發展區保留一定農業發展,可減少收地導致農業減少的矛盾。

不過長春社公共事務經理吳希文指出,藍圖多著眼於漁農業運作發展,並沒有關注農地保護及規管休閒農場,擔心只靠用水耕、高科技漁農去催谷產量,「會唔會係純粹為谷產量,犧牲農地魚塘?」他又指當局擬發展北都區,透過重新規劃農地,釋出土地發展,「亦是老生常談的憂慮」。

HKETAPP健康台更多都市疾病影片:https://bit.ly/3cNFwr7

hket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Video。立即下載:https://bit.ly/34FTtW9

記者:黃小冰